荀子指出,如果真像宋子那样认为人欲少的话,那岂不是先王的政策有问题:要奖赏一个大贤的人,却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只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求。
阴错阳,阳错阴,变之二象也。关于太极概念,太极之太为极大,乃大而无尚之义。
皆太极本所并有,合同而化之实体也。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,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。实际上,所谓无极指因为太极化生之道无一定之轨,且亦为人所不可见、不可闻者,故它并非无义,而乃有义,即指太极。其次,王船山还言天为本体,因为太虚即谓之天。无极,无有一极也,无有不极也。
以理求之,天地始者今日也,天地终者今日也。犹如虽有冰、汤之变一样,但终究冰、汤之体为水。⑤宋濂等:《耶律楚材传》,《元史》卷146,北京:中华书局,1997年,第891页。
6 今观栖岩意,节奏变神速。甲午之冬,予扈从羽猎,以足疾得告,凡六十日,对彈操弄五十 余曲,栖岩妙旨于是尽得之。⑥耶律楚材:《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十诗》之三,《文集》卷4,第70页。吟猱不瑜矩,节奏能平平。
若此时非公,则人之类又不知其何如耳!? 这方面的具体内容,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当代相关研究成果?,此处只想请读者看看楚材临终前的表现,以证明他确实是遵循其信仰生活的明达、高洁之士。①元好问:《故金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》,苏天爵编:《元文类》卷57,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》第1367册,台湾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年,第747页。
二子终身学,今日皆归仆。万松传记亦见于《继灯录》卷1、《五灯会元续略》卷1上、《五灯严统》卷14、《续指月录》,文字大同小异。④⑨耶律楚材:《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》,《文集》卷11,第241,240—241页。其第二位古琴老师是苗秀实。
楚材说古琴具有禁邪淫的作用,也是古来对琴的主流看法。水边林下,琴书乐矣,不许市朝知。近曰虚传三鸟信,几年不得万松书。汉代以来,人们认为琴具备众德,琴在于正人心已成为很通行的看法,琴已被称为雅琴,且在汉人音乐原理上是居于音乐的领导与统摄地位,有4乐统之目?。
起伏与神会,态状如云烟。《别鹤》淚苍松,哀猿啼怪柏。
万松行秀(1166—1246),河内解梁(今山西永济)蔡氏子,气骨不凡,超然有出世志。惟有琴魔降不得,鸣球戛玉澈清虚。
(《文集》卷8,第188页) ⑥关于耶律楚材与当时琴人的交往,详参吴安宇前揭硕士论文。深溪苍松园,茅亭扃柴扉。一鼓息万动,再弄鬼神泣。⑤赞云:大悲千臂,俱胝一指。11 高趣酿成真有味,烦襟洗尽了无痕。用我则行宣尼之常道,舍我则乐释氏之真如,何为不可也。
⑨耶律楚材:《思亲二首》之一,《文集》卷6,第132页。琴歌《吾山吟》云: 吾山吾山,予将归予将归。
楚材这种思想表现在古琴上,就是将琴视为参禅悟道的方便法门。又见释行秀:《湛然居士集序》,前揭书,第6页。
《冲冠》气何壮,《投剑》声如掷。13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耶律楚材 琴禅 佛学 。
蓋通南北所传皆阁谱、宣和谱,北为完颜谱,南为御前祇应谱,今《紫霞前谱》是也?。③ 楚材为人实在,既非狂傲之徒亦非谦卑之士,且他也没必要谦卑,其确实心有所感。楚材吸收了弭大用、苗秀实两家的优长,将它们会为一炉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琴风: 彼此成一家,春兰与秋菊。凡流下士,惟务求奇好异,以眩耳目……三圣之说不谋而同者,何哉?盖道者易知易行,非掀天拆地、翻海移山之诡诞也,所以难信难行耳。
楚材《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》诗云: ①他说:昔我学鼓琴,豪气凌青天。? 耶律楚材:《弹琴逾时作解嘲以呈万松老师》,《文集》卷12,第258页。
他欣然接受规劝,着意访求古琴明师,不久就遇到到自己的第一位琴学老师弭大用。《忘身》志慷慨,《别姊》情惨戚。
④朱棣敕撰:《永乐琴书集成》卷15,台湾:新文丰出版公司,1983年,第1323页。据元初袁桷说,甲申乙酉(1284—1285)间,予尝受琴于瓢翁,问谱所从来,乃出韩忠献家。
古谱成巨轴,无虑声千百。据此诗所述,他自认为达到了空有不二、琴禅一味、随缘应世的圆融无碍境界,应当没有疑问。楚材上述看法正是这种雅乐观的体现。④吴安宇说楚材的母亲是其琴学老师,从广义来说成立,从狭义说则靠不住。
又云:天上寳刹亦成,钟声甚佳如果我们这样理解,这两者实际上是可以统一的,因为孟子也说,人之性本善,可由于后来受到物欲遮蔽或诱惑,把自己善性遗忘了,丧失了本心。
孟子就讲得非常清楚,他说人一生下来就是善的,因为人天生下来就有四种心:恻隐之心,羞恶之心,恭敬之心,是非之心。若是说你不守礼,那怎么行呢?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就说:礼就是理。
同时,因为天人一体,欺天就等于欺心。圣人甚至能够与鬼神合其吉凶,人就更不用说了。